[1]胡家翀,桑念姿.高校艺术人才参与传统古村落的文化保护研究——以江西南丰石邮村为例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1,(10):46-49.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点击复制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高校艺术人才参与传统古村落的文化保护研究——以江西南丰石邮村为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《现代农业研究》[ISSN:1006-6977/CN:61-1281/TN]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卷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- 期数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10期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页码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46-49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栏目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农业教育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出版日期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2021-10-23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文章信息/Info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文章编号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2096-1073(2021)10-0046-49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作者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胡家翀 ; 桑念姿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关键词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高校艺术人才; 艺术乡建; 古村落; 傩文化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分类号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G64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文献标志码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A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摘要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从当今高校参与艺术乡建的研究中,我们不难看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遗产已经成为一种人文资源,作为当地文化和经济的一种新的构建方式。基于这种现状,我们对传统古村落的文化保护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。传统古村落的人文资源应该被如何开发和利用?开发和利用的表现形式又是如何呈现的?以江西南丰石邮村为例,高校艺术人才参与乡村建设,修复乡村价值,推动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显得极为重要。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[1] 杨镇莲.赣傩的演变[J].南方文物,2007.
[2] 杨冬连.方相氏原型意义及在南丰傩戏中的沉淀[J].戏剧之家,2010.
[3] 季中扬,康泽楠.主体重塑: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—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[J].民族艺术研究,2019.
[4] 高小康.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:保存与发展[J].文化遗产,2016.
[5] 谢晶晶.基于利益再分配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
价体系优化[J].长春大学学报,2021,31(09):5-9.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备注/Memo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备注/Memo:
 
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:江西财经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:文化衍生品主设计在《标志设计》课程中的应用研究(JG2019052)。
作者简介:胡家翀(1988-),男,博士,满族,江西南昌人,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,研究方向:艺术学理论。
桑念姿(1995-),女,硕士,汉族,江西九江人,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:艺术学理论。 
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
            2021-10-23